2025年4月9日星期三

再见了,弟弟

 

🕊️ 再见了,弟弟 —— 钟侄坚纪念文

🗓️ 忌日:16/12
🧑🏻‍🦱 钟侄坚 Chong Chee Hian
📅 出生:16/07/1979
🕯️ 离世:16/12/1997(得年18岁)


🪷 前言

对不起大家,今天我又 Post 悲伤的文章了。

其实这文章是悲伤了些,不过我没事,我很好。我只是想做做记录而已,因为今天是我弟弟的忌日。


🌤️ 他是那样一个人

我的弟弟为人随和,三岁到八十岁的都会是他好朋友。他不爱念书,但为了妈妈的心愿,他坚持读完中学中五。求学期间,他在附近摩托车店兼职补贴家用。每次发薪,他都会把整份薪水交给妈妈,只有在需要用钱时才会开口。

🩹 第一次的生死关

十七岁那年,弟弟发生了严重车祸。背后皮肉被刮、骨折多处、人不清醒……在医院里,他看着痛苦的妈妈不断重复:“不是我要的,不是我要的!”

妈妈用了整年的时间,寻访各地神明,才总算把他救了回来。

🌊 第二次意外,却成诀别

一年后,他刚中五毕业,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毕业旅行。原说是吉隆坡行,弟弟并未告知会到波德申海滩。

当天,妈妈还特别到神明处求符给弟弟喝,求个安心。不料,那晚我接到了一个电话……



🧵 坚强与崩溃

从接到医院电话,到赶往Seremban的过程,是一连串我无法忘记的片段。老爷车载着我们,夜半飞驰,妈妈在神明前哭跪求子……我的世界从此变了。

我们抵达医院时,弟弟插着管子睡着,眼角带泪。我以为他还活着,直到第二天……

我签下解剖同意书,那一刻我彻底崩溃了。


🧳 他留下的最后讯号

  • 临行前把所有VCD还完;

  • 临行前坚持完成一只风筝送给表妹;

  • 一年内连拜九王爷,吃素十二天,每天做义工;

  • 出发当天把钱包交给老师保管;

  • 买了一大桶灯油,说是要“点一年的灯”。

这些,仿佛早已知道自己将走……


🧘🏻‍♀️ 神明说

“他是偷跑出来出生的,来让你开心的。”

“如果他活过二十二岁,也不会长寿,而且会疯。”

“除非他出家为僧,否则苦难会更深。”


🌈 最后,愿你安息

弟弟走了,白云山火化后,尘归尘,土归土。我们没有怪任何人,因为我们知道,这一切是天意。


💬 结语

十二月对我们家来说,是一个记忆起伏的月份。弟弟的离去,公公的离世,五妹的遭遇……都在这个月发生。但我知道,我们依然坚强走到今天,我相信他们在天上一定也在保佑我们。

🕯️ 我们会永远记得你,钟侄坚,我的弟弟。

2025年4月8日星期二

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(R1)

 

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:三个姓氏的由来

昨天是农历七月十五,也是我们祭拜祖先的重要日子。

我带着妈妈准备好的供品,到四婶家一起拜祖先。祭拜的时候,我们一边折冥纸,一边聊天。聊着聊着,四婶便讲起了我从来不知道的家族故事……也因此,我终于明白了,为什么我们的家族会有三个不同的姓氏。


婚姻与承诺:邱与郑的故事

原来,我的曾祖母(也就是我爷爷的妈妈)年轻时的第一任丈夫姓邱,但他们没有孩子,丈夫便因病去世了。

【姓邱】的丈夫临终前,将自己的好友【姓郑】的托付给曾祖母,希望他能够好好照顾她。他还请求:如果将来他们有孩子,第一个孩子能否跟他姓「邱」,算是一个心愿。

【姓郑】的曾祖父答应了。

后来,曾祖母与【姓郑】的曾祖父开始生活在一起,生下了第一个儿子,自然就遵从承诺,姓了「邱」。

接下来,他们又有了两个儿子,都跟了【姓郑】的姓。我的爷爷就是其中最小的那个孩子。


改姓之路:钟家的出现

那时的家族并不接受这段关系,尤其是因为大儿子姓邱,遭到了家婆的诸多为难。曾祖父也无能为力。

有一天,曾祖母再也忍受不了,决定带着三个儿子离家出走。

要知道,曾祖母是「三寸金莲」的娘惹,行动非常不便。她竟然硬是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子,从Tambun一路步行到Kota,真的非常艰难。

幸好,她遇上了钟曾祖父。若不是他伸出援手,恐怕他们母子四人早就流落街头了。

钟曾祖父不仅救济了他们,还承担起抚养三个孩子的责任。后来,曾祖母与他共同生活,并为他生了一个女儿。不幸的是,那位女儿英年早逝,而曾祖母年纪也大了,无法再生育。

于是,钟曾祖父请求曾祖母,将她的一个儿子改姓为「钟」,以传香火。

长子邱姓不能改,二儿子已十一岁,坚决反对。

最后,只能由最小的儿子,也就是我爷爷,改姓为「钟」。

曾祖母亲自写下了一张红纸:“我把郑XX改为钟XX,永不后悔。”


祖先的认同:该拜谁?

钟曾祖父过世后,曾祖母带着三个孩子去祭拜他,然后又带他们去拜郑曾祖父,才告诉他们:“你们真正的父亲,其实是【姓郑】的那一位。”

(难怪以前我婆婆常提醒我们,千万不能和姓郑的人结婚……)

就这样,三个儿子,三个姓氏,但其实是同一对父母所生。

  • 长子:邱爷爷

  • 次子:郑爷爷

  • 幼子:钟爷爷(我的爷爷)

他们各自成家立业、生儿育女。

但郑爷爷心中始终不甘,他无法接受亲弟弟(我爷爷)竟然改姓钟。他甚至常常劝我爸爸改回姓郑,还带他去拜郑家的祖先。

结果呢?姓没改,祖先倒是多认了一家……


清明奇遇:失联的后代

到了我们这一代,究竟该拜谁的祖先?姓郑的?还是姓钟的?

我只知道:既然现在我们姓钟,就拜钟家的祖先吧!

不过,四婶不一样。她既拜钟家,也拜郑家。她说:“养育之恩重过生育之恩。”所以她总是先拜钟家,再拜郑家。

有一年清明,四婶独自去扫郑家的祖坟,突然有一群人出现,看到坟头已被拜过,气呼呼地说:“是谁在拜我们的祖先啊!”

原来,那座坟其实还有其他后人……

经过调查才发现,当年曾祖母带三个孩子离开时,其实还留下了两个年幼的孩子在郑家——一个才一岁,一个几个月大。

我的爷爷才三岁,自然不知道自己还有一对弟妹。

后来【姓郑】的曾祖父的母亲过世之后,他有心找回曾祖母和孩子,但一直找不到他们。

如今,那些来扫墓的人,就是被留在郑家的小儿子的孙子——也就是我爷爷的弟弟的后代。

想想看,多年的家族误会,竟在一个清明节重逢……


结语

回到家,我把这段故事告诉了妈妈。

结果,妈妈说的又是另一个版本!她说曾祖母根本没有三段婚姻,改姓只是因为孩子难养……等等等……

我直接晕了。

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四婶的版本。至少听起来有逻辑、有情感,还能串得起来。

不管怎样,我只是想把这段关于我们家族三个姓氏的由来记录下来,留给自己、也留给以后想了解这段故事的子孙们。

谢谢你们听我 bla bla bla 啰~哈哈!



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的故事(R1)

 

📖【外曾祖父外曾祖母的故事】—— 妈妈的家族篇

还记得我之前写过【曾祖父曾祖母的故事】吗?
哈哈~我知道那篇文章让不少人头昏脑涨啦~真是不好意思,真的很对不起你们哟!

不过今天,我还是想继续写下去,因为这些故事对我来说,是值得记录的宝贵回忆。这次要写的是【外曾祖父外曾祖母】的故事,也就是我妈妈那一边的家族故事。

虽然内容稍微复杂些,但我会尽量写得清楚,希望你们能慢慢读~当然,如果真的觉得复杂,读不下去也没关系,留言告诉我“太复杂没读”,我也不会介意啦~你们有来这里看看,我就已经很开心了❤️

好啦,不多说,直接进入正题!


🌳富甲一方的日子

妈妈说,我的外曾祖父和外曾祖母曾是当地的大富户,家里养了牛、羊、鸡、鸭,还种植各种农作物。他们甚至拥有半个 Bukit Tengah 的土地。

他们育有三个孩子,两男一女。唯一的女儿,就是我亲爱的外婆。

那时候家里雇了整整十个女佣,外婆是家中的千金小姐,备受宠爱。她曾得意地告诉妈妈,当她到了上学的年纪,爸妈为她准备了皮鞋、校服、书包,但她一心只想玩不想读书,就把这些东西挂在树上任它们日晒雨淋。结果那双皮鞋都晒到脱皮了!

那时的生活,真的是过得太奢侈、太幸福了……


🕊️一夜之间,天翻地覆

可惜,好景不长。

有一天夜里,外曾祖父因为猫头鹰在窗外啼叫,烦躁不已,便拿起猎枪出去把猫头鹰打死了。谁知第二天他就病倒了,短短几天内就离开了人世。

那时候家中一切事务都是由外曾祖父打理,外曾祖母一向是当贵妇,从未参与家务与财产管理。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她无所适从。

这时,外曾祖父的弟弟(我的太外叔公)从唐山赶来。听说哥哥过世了,他便担心嫂子会改嫁,把【姓陈】的家产也带走,于是主动提出要暂时掌管家产。

不谙世事的外曾祖母听信了这番话,便带着三个孩子回唐山“暂住”,说是等叔叔处理完家产后再回来汇合。


🚢等啊等,等到心碎

谁知这一去,就是三年。

等到外曾祖母终于按捺不住,变卖了唐山的三间祖屋、带着两个孩子回到马来西亚时,才发现叔叔已经把所有家产挥霍一空,娶了几个老婆、生了好几个孩子,过着花天酒地的日子。

家没了,钱没了,回唐山也回不去了。

外曾祖母带着孩子寄人篱下,只得到了一间简陋的小茅屋和一只小猪。哪知道后来连那只小猪也被人收走了。

为了生活,她只好将当时十六岁的外婆,嫁给了一个“看起来”是富家子弟的人。


💔梦碎的婚姻与苦命的日子

哪知道,这所谓的富家子弟,原来是个败家子,家产早败光了,还沉迷鸦片。

外婆原本以为可以享福,谁知道最后变成了打工养夫的命。

生活贫困,外婆苦苦支撑。后来外曾祖母也再婚,大儿子因不能接受母亲改嫁,叛逆离家,还染上鸦片;最小的儿子,更是在唐山被人虐待致死。

原本幸福的一家,分崩离析。


⛩️战火、饥饿与绝望

日军入侵的年代,生活更加困苦。

外婆因住在军营附近,偶尔能分到些罐头食物。但辛苦带回家的食物,丈夫却偷偷变卖换鸦片。外婆欲哭无泪。

后来丈夫出海捕鱼,一去不返,不知是遇上军舰爆炸,还是暴风雨。

外婆带着三个年幼的孩子,只能投靠远嫁槟城的堂姐。堂姐收留了大舅,让他当餐厅帮手;收养了二姨做养媳;剩下大姨继续跟着外婆生活。


🧵一段接一段的苦

后来,外婆再婚,嫁给了我的外公,育有六个孩子,其中包括我妈妈。

但因为外公不肯让大姨读书,外婆怀恨在心,便也拒绝让妈妈去读书。

年仅九岁的妈妈,要照顾两个弟弟、唐氏综合症的妹妹,还要准备一家人的三餐。

她曾经背着唐氏症的妹妹七年,还要忍受外婆的鞭打与责骂,连哥哥也不理解她,常常欺负她。

直到她25岁,唐氏综合症的妹妹才被送往残障院,妈妈才得以嫁人……


🫶妈妈的坚强,是我一生的榜样

妈妈的一生充满辛酸,但她从来没有放弃过,也没有怨天尤人。

我想把这些故事写下来,不是为了控诉谁,而是为了纪念她的坚强,也为了让我自己,永远不要忘记这一路上的苦与甜。

如果你读到了这里,谢谢你陪我走过这段故事的时光。❤️



我的15+5:走出家庭,走进课堂

我是一个曾经在Sharp工厂工作了11年的人。后来因为家庭,我选择提早退休,回家当全职妈妈。那时候的我,从早到晚都围绕着孩子转,一晃就是15年,五个孩子,每天的生活都非常充实,也非常忙碌。

直到最小的女儿五岁多,我才开始想——是不是也该为自己做点什么?可是我那时心里其实很害怕。我已经离开社会太久了,年纪也不小了,我真的还能找到一份工作吗?我甚至想,也许我最多就只能做清洁或打杂工吧。

但没想到,我竟然被录取去当老师!说真的,我完全没经验,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胜任。刚开始上课时,我很紧张,每天都在拼命做教材、写教案。也不断告诉自己:“你可以的,再努力一点。”

偏偏没过几个月,新冠疫情就来了,我们又得回家工作。这一次不是照顾孩子,而是要“线上教学”。虽然不是面对学生,但我依然像第一次站上讲台那样紧张。每天准备教材到深夜,睡不到几个小时就要起来开课,仿佛每天都在打一场看不见的仗。

可是,我从来没有想放弃。因为我相信,就算隔着荧幕,学生也能感受到我对教学的热情和认真。

从一名全职妈妈,到一位重新踏出社会的老师,这段路对我来说,是一场勇气与成长的旅程。也让我明白了一件事:

只要愿意开始,永远不嫌晚。

2023年9月10日星期日

Covid 19

当全职妈妈15年后,2019年10月我再踏入社会工作,那时我的Cynthia 已经要踏入6岁了,我就去小红莓幼儿园当老师,顺便把两个(Brian 和 Ethan)也带去小红莓幼儿园的安亲班。一晃我的 Cynthia 3 年级了。虽说我是工作了3年多4年,但一半的时间都在MCO。

2019年10月入职 - 工作没几个月就开始 MCO

2020年3月18日 ~2021年5月31日 MCO 

2021年6月1日~2021年11月1日 MCO

第一次中 Covid :Binggo (全家齐齐中)

Brian 2022年6月22日

Hubby & Rex 2022年6月23日

Mee & Ethan & Celin2022年6月24日

Cynthia 2022年6月27日 

第二次中 Covid :

Hubby 2023年4月19日

Cynthia 2023年4月24日(很浅的两条线但隔天就没有了)


虽说 Covid 目前比较没那么严重了也没必要隔离了,但其它的病菌不断,也还是必要时被逼隔离,但还好还好几天几天而已。

目前可以说是我正常工作了1年多,希望接下来的一切一切正常正常下去。


Photobucket